这件国宝级的元青花釉里红瓷器虽然并非元代的作品,但其意义非凡。它是安国药瓶的一种,使用青花釉里红工艺,说明该技艺在古代皇宫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件瓷器不仅证明了青花釉里红的存在,也展现了其分烧的特点,与元代的釉里红非常相似,这件康熙时期的瓷器使用了青花釉里红工艺,属于仿元代作品,其价值不言而喻,通过历史资料查询得知,老酒之字意为卧龙丹,是一种速效感冒片,其制作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代,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和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两种工艺结合烧制而成。在明代很少有青花釉里红的成功之作。康熙时期烧制成功,并有所创新。康熙青花釉里红主要是官窑瓷器。◆装饰康熙时期釉里红的烧制得到了恢复,取得了仅次于青花瓷器的卓越成就。基本上能掌握高温釉下铜红材料的发色效果,釉里红发色比明代有所提高。且呈色稳定,鲜艳明丽,纹饰精致,线条细颈清晰,与青花配合浓淡相宜,和谐悦目。

细笔线条的描绘细致清晰,有的清新,有的深沉。平涂绘就的釉里红三果、三鱼可达到明宣德时期的水平。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主要为官窑烧造,且烧造较为成功。◆器型其器型主要有盘、碗、花瓶、笔筒、高足碗、摇铃尊等。民窑青花釉里红的烧制工艺也日趋成熟。康熙青花釉里红近年在古玩市场常有出现,仿品青花浅淡、釉里红的色泽发灰黑,呈色不稳定。

一:观型瓷之型代表和展现着历史、人文、政治、经济乃至形制和生产力发展的传承脉络。是一个时段政治经济发展演绎过程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是最贴切、最真实的人文浓缩,因而,我们研究认识瓷之型的演绎过程也便于了解社会的进程与发展。如果我们对某一类的器物,从起源到发展的全过程有一番系统的了解,如瓷壶类,那么我们从器型,全然可以粗略地以型断代,然后依据同时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艺、人文历史等进行全方位的核实论证,就完全有可能准确的断其年代。
由此可说,鉴定瓷器,观型断代是坚定的第一要素。二看纹这里所说的纹主体放在绘、刻、划、印、堆、贴、塑、镂空、镶嵌等纹刻,老一辈的专家曾说,明白了形与纹就等于明白了器物的80%。这一论点在无造假的前提下是完全正确的,器物的绘画、装饰、纹饰反映和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君王嗜好,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工艺水准。纹饰的范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皇家官类,二是民俗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