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讲到,成化瓷器为细沙底,因为成窑瓷器多为圈足,器物又都小巧玲珑,看出细沙底是有难度的。偶得一成窑瓷器,底为露胎,胎底全露,中间为青花款施方块透明釉覆盖青花款,,用手摸之就是细沙底,特发出来请大家一观。胎如此之白,能仿乎。
1、怎样鉴别古董瓷器怎样鉴别古董瓷器一:老瓷器站一米之外就能看出油油的光泽,光泽里含油,这就是所谓的宝光,新瓷器光泽直白,无油;老瓷器外面的釉释挂上去的,很厚,释透明釉。仅此一点可以避免买到新的瓷器。所谓民间的看宝光就是这个技巧。这点过去师傅也是传男不传女的。其次:老瓷器的的断面通常的米粉状,有空隙。新瓷器很密实,现代机器做出来的。二,根据青花的色泽判定判定明代或者清代,辅助判断:瓷器的底足造型,明代挖足过肩,清代泥鳅背。
三,世纪九十年代,造假者发明了“蜡僵土”粉碎后裹烧去新瓷火气的方法。新瓷器按古代样式画工做好烧成?大多仿宋元古瓷,再用含有蜡僵石的杂土,粉碎成细面后裹瓷重烧。烧出来后新瓷火气全无。河北省邯郸一带用此方法烧制出的白釉剔黑花梅瓶,让不少收藏家上了当。鉴定这一类瓷器,看线条内是否存有“蜡僵”残土。这种器物虽无火气,却暗淡无光。
2、紫定瓷器的胎质是如何鉴定的?定窑除了大宗的白釉瓷器,还烧制少量的酱釉或绿釉器,酱釉器又称“紫定”,是传世稀少的珍品。目前最省心省力的检测方法是碳14吧,动用科学手段,比较准确(当然现在也有人想尽办法逃避碳14的检测方法),碳14检测单位在大城市都有,就是花费要多些。而如果你不想靠科学手段来分析,那么就只能从头开始学起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玩瓷片和找个好老师。
你网上搜一下就行。有个好老师,你入门就快,比自己看书瞎学习要进步快很多很多,如果找不到好老师,那就只能看书了.看书推荐故宫和文物出版社出的一些书,还有耿宝昌,张浦生的一些著作.尤其是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那是必备的.文物局编的<中国陶瓷>也是入门书,必备。还有铁源主编的一套老古董丛书,也是非常好的,看书不够,还得多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