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知道,这幅创纪录的张大千网红巨作,竟然在深圳的一位地产商大收藏家手里。爱痕湖为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2010年5月17日晚11点半,中国嘉德2010春拍,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爱痕湖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时,这一价格也创出张大千个人作品成交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

展开画幅,气势雄伟,摄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峰岭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山中屋宇、楼阁、小桥、茅亭星罗棋布,若隐若现,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应该是长江吧。虽说用的是大千晚年独创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

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峨嵋山。”这也就解开了何以大千一生没有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来庐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中的祖国河山。

猴,是我国十二生肖之一,是种聪明伶俐而又滑稽有趣的动物。惹人怜爱的猿猴,在中国水墨画里,更是别有一番灵趣。然而中国人画猴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北宋猿猴画大师易元吉,他的画作笔法细腻,猿猴的毫毛都以细线一笔一笔画成后晕染上色,营造有层次而又毛茸茸的质感。北宋·易元吉《猴戏图》北宋·易元吉《猴猫图》南宋的著名水墨画家僧法常(牧溪)也善画猴,他的作品隐含着与空寂幽玄相通的艺术因素,因此便具有了一种内在的深度和神秘的魅力。
雍正年间的国画大师沈铨以精密妍丽见长,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清·沈铨《猴蜂图》清·沈铨《猴蜂图》晚清画家高奇峰笔下的猿猴充满生气,他善于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晚清·高奇峰《百猿百态》晚清·高奇峰《封侯图》到了近代,我国一代画宗张大千对猿猴更是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