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去欧洲捡漏,老外忽悠他:这是你们皇帝用的镜子,2万欧元。马未都将计就计5000元拿下稀世珍宝,回国后1000万都不肯卖,老外还高兴不已,我国从公元前16世纪就开始制作瓷器,唐宋时期瓷器行业发展到顶峰,我们的瓷器以精美的制作工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我国只为挑选几件精美的工艺品,经过千百年时代的变迁,早期制作的精美瓷器能保存到现在的少之又少,这些凝聚着古人汗水和智慧的工艺品,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收藏品,很多都被炒上了天价。
一次马未都在英国闲逛时,看到一家古董店中摆满了各种我们国家的古董。作为一名接触这行多年的专家,马未都知道这些摆在外面的都是一般货,真正的狠货老板轻易不会拿出来。这件瓷器产自唐代,色彩鲜艳、花纹表里如一,这种工艺制作起来及其复杂,是中国河南当阳峪民窑的产物马未都随手拿起一个瓷碗说道。
1、马未都讲解瓷器收藏:秘色瓷的秘是什么颜色?马未都瓷器收藏之秘色瓷我们在进行瓷器收藏时,对瓷器就要有很多方面的了解,比如青釉瓷器。青釉是我们瓷器的鼻祖,商代就出现了。为什麼叫原始瓷?从很多数据上说,比如说烧的温度上比较高了,硬度也比较高了,敲击的声音比较清悦了,吸水度降低了等等,就叫做原始青瓷。跟现在科学角度上对瓷器的要求是有一点差距的。茶圣陆羽对唐代越窑青瓷的评价非常高,如冰似玉,质感非常好。
秘色瓷,历史上一直有记载。但看到实物是1987年的事儿,是在法门寺的偶然出土,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账本,写了一十三件秘色瓷,一下子就把困扰中国上千年的问题解决了。秘色到底是什麼颜色,所谓秘色,简单来说,是一个秘密的颜色。秘色,不是一个具体的描述。这个颜色其实是青色中略带一点灰。因为唐代的青瓷,烧不了宋以後的那麼美丽。过去没有办法确认,在法门寺出土的账本上写清楚了。
2、马未都说收藏的陶瓷篇上作者:马未都出版社:中华书局页码:200页码出版日:2008年ISBN:丛书名:百家讲坛内容简介本书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做关于中国陶瓷艺术的12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2章,既对陶瓷及陶瓷历史等层面做了宏观描述,也对历代名窑,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3、明清民窑瓷器鉴定与马未都如何鉴定瓷器?元明清瓷器是现代人们收藏鉴赏的重点项目。由于元明清瓷器是生活用瓷和艺术瓷的极盛时期,历时很长,品种繁多,涉及古陶瓷的年代、窑口、器型、纹饰、用途、胎釉品质、彩瓷品种、底足工艺、款识、做旧手法等许多内容,对其中每一项的研究都可以说是专门学问。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说说明清民窑瓷器鉴定的方法。一是观察明清瓷器是否符合那个朝代的器形特点,不符合的是仿品。
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清代康熙年间的棒槌瓶,虽然后朝也有仿制,但在器形上与前朝都有一定差别。把握了这些差别,便可分辨出是真品还是后朝仿制品,二是观察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是否协调。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处理恰到好处,仿品一般很难做到,三是观察明清瓷器外观线条是否流畅,过度自然,给人以美感。如果外观线条僵硬,处理草率,过度不自然,则基本可断为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