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录音:柳琴戏大花园(一)。尹桂霞,弯腰拾起一文钱,这是一枚一文钱的铜钱,有了它,我就可以抬起裙子了,左穿右穿,却怎么也穿不进去。我拿起铜钱看了看,发现只有半边了,钱看到我后笑了笑,铜钱嘲笑我没有丈夫,我笑着说铜钱只有半边,我要独自守着它过生活,这枚铜钱只有一半,却被万人嫌弃。我用手擦去铜钱上面的铁锈,它是一块青铜制成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孔。

一些人为了钱而坏了自己的官位。和尚为了钱住到了寺庙里,尼姑和僧侣也是如此。商人为了钱经常在外奔波,而划船的人则为了钱串起了一个个海湾。有些人为了钱来赶考,而美英和英国则为了钱在花园里。钱的价值如此之高,君子没有钱就很难生活。我越看这枚铜钱越生气,于是我把它扔在了墙外。

上面几位真能开玩笑,1文钱,纯铜制的,你们居然能说一文铜钱才值两毛钱?也不看看铜钱比你口袋里的一块钱大多少。现在杂交水稻,亩产能达1600斤。古代水稻亩产才400斤,两个价值能比到一块吗?古代一石米价至少能比现在的四石。以明万历年为例,江南米价700文白银一石,相当于今天480块钱,一两白银至少等于今天的700块钱。一文铜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0。

是古代的最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分钱。1两白银:约值17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古代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贯铜钱10000文铜钱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元初一年一钱等于100文。“一文钱”中的“文”是一种货币计量单位,以明代为例,洪武年间,官方规定一两白银兑换铜钱1000文,不过实际能兑换多少要随行就市。一文铜钱是一枚,但一枚铜钱不一定就是一文,因为古代曾经有“当十文”“当五十”“当百文”甚至“当五百”等的虚值大钱,其性质相当于现在通货膨胀、滥发纸币,所以用“一文钱”比用“一枚钱”更加妥当。

根据推论,用现在的人民币价格可大约换算如下: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1文钱=人民币0.2元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