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钧瓷大碗,虽然杨老师给它鉴定为元代的,但我认为不是,我发表下我个人意见这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国时候的仿钧瓷的一般仿品!我们知道,光绪和民国的时候,河南人复烧钓瓷成功了,光绪那窑烧的属于精品花样多,带红斑的很多,但它们都是掺有化工釉显少变化,红斑没有流动感!这能很容易鉴定区分开,它烧的精品多一点。民国这个窑烧的,普品多一点,带红斑的并不多,你看这个大碗就显得偏大,而且没有红斑,光泽也没有元代的葆光老旧气,而且釉面被当时用酸咬过做旧了,但这么看着还是很刺眼,只是100来年的东西上的必然现象。

瓷器在世界上代表着中国,我国宋代有五大名窑,钧瓷是其中之一的瓷器。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其配釉复杂、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图形多样、色彩奇妙在中国“五大名瓷”中排第一之首,甚至得到了周总理的重视。但是在假货横行的今天,你知道钧瓷鉴定技巧和方法有哪些吗?其中有文献记载,唐代钧瓷的主要特征可归结为“厚重”二字。

无论是色彩搭配、工艺技法、还是窑变技彩,宋代钧瓷与唐代钧瓷都是一脉相承。后期钧瓷的发展不仅仅是美学享受,也逐渐向适用性发展。钧瓷的釉质温润以及柔和的乳光光泽,而一般瓷釉都是浮夸的浮光。乳光的作用是给钧瓷染上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增加钧瓷表面的温润光泽。钧窑的釉面比较有动感,不似一般瓷器那样死板。釉面比较活,才能使钧窑更漂亮,更要质感,虚实相间的美。

各种瓷器的做旧主要是釉面的做旧,釉面的做旧主要是消除贼光加上包浆,消除贼光方法用麂皮、氢氟酸、尿水浸泡、埋土里等,具体不介绍了;加上包浆主要使用麂皮反复摩擦,即消除贼光,又产生包浆;埋在土里的瓷器认为产生“土沁”,也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种种方法不一而足,但是主要的鉴别点细看瓷器釉面有伤痕,釉色釉质很呆板,这就可以看出来。

1、钧窑瓷器的釉色特点钧窑属北方青瓷系,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与它的釉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不同与耀州窑,也不同与汝窑,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尤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2、钧窑瓷器的鉴别造型,要全面研究钧窑瓷器,必须了解钧窑所处的历史环境。
如尊、匝等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与宋徽宗好古之癖相关,洗子等文具则与他爱好书画相关,而花盆等则是为点缀艮岳园林用的特定产品。胎釉,宋钧窑瓷器胎体厚重,颜色为浅灰或灰白色,因烧成温度较高,故而胎体坚硬,敲击时发出悦耳的金石之声,元钧胎体颜色多为黄白色,虽敲击时也发金石之声,但在感观上给人一种粗松之感。铭文,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