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君门券上的南湖红船主题展5月8日下午,已经退休的叶华君女士来到地文室,带来了她的收藏品一组,主题为门券上的南湖红船。在地文室展览区布展,正式开始展出,具体展览信息如下:展览时间:2023年5月8日——5月31日展览地点:嘉兴市图书馆总馆三楼地方文献部收藏人:叶华君简介:叶华君,1942年出生,籍贯上海,1962年到嘉兴工作,1997年退休。
1、收藏为什么会升值收藏品属于越收越少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存世量会不断的减少以至于稀缺。例如目前存世的95年红军邮试印票(也有称为“定版票”的)未经公开发行而流出的数量一定不会大,并且随着自然损耗(如:地震、水、火等自然灾害)和人为损耗会逐年减少。成为稀缺之物。而收藏品是未来与历史对话的最好佐证。因此会有升值空间。我国约有三亿多人从事收藏活动,且发展趋势不可估量,全国收藏组织遍及每个城市,收藏品种,五花八门,从传统的古玩字画,扩展到门券、火花、烟标、粮票、布票、书报、股票、邮票、电话卡。
2、专题收集门券有哪些分类?门券,顾名思义,是进入各种场所的凭证。而参观游览门券作为“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和历史的照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正以绚丽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已跃居国内民间十大收藏的第五位。穷根究源,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门券的凭证和装饰功能沿续至今,范围几乎涉及从政治、军事到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各个阶层。
门券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的照片。伴随我国旅游文物事业的迅速发展,五彩缤纷的游览门券也应运而生,充分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既具知识性、趣味性,又陶冶情操,寓教于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休闲已是时代趋势,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情有独钟,孜孜以求。在步入门券收藏大门之前,让我们先初识门券,以加深第一印象。
3、门券收藏者这个概念怎么来的?门券收藏作为新兴藏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于是,一些门券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比如“文革”时期的有毛泽东语录的宜兴善卷洞门票,2010年,一张不过1000多元,现在已是3000多元,但在我看来,求贵的收藏心理不可取,这是一种收藏误区,因为,高价门券一来不易得,二来收藏成本高。我建议,初涉门券的收藏者可以采取多多益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