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的误区,对镜自照,你YY了吗?"对镜帖花黄"的文句,让我们总以为铜镜的唯一实用是闺中照镜子。其次,影视中的神仙道士老是用镜子对付妖怪的伎俩,让"照妖镜"成了铜镜的第二大用途,如火如荼的仰止青铜热浪中,突然窥见,发现需要振臂呼一呼,YY1、铜镜也是青铜器羽林郎中诗人有云:"贻我青铜镜",铜镜出现早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多圆形,且我们的祖先并不因为镜子适用用品的定位,而删减它的美饰,我们的祖先总在远古朴直的生活中恬淡舒适。
到了汉代,铜镜最爱刻上铭文,并多为吉祥用语。YY2、铜镜是定情物。铜镜是古代男女馈赠爱意的心选。古人浪漫表喻,"人在镜中,常近玉人",又借镜上刻勒的语句如"长相思,愿勿相忘",将心意细细道来,绵绵长长。汉代在铜镜上充分表达着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祝愿语,"大乐富贵,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如繁华着锦之盛,又有诗人的雅意,如"日有憙,月有富,乐毋事,宜酒食。
1、古人用铜镜梳妆,铜镜真的能照出人吗?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色铜镜里倒映出更模糊的人影,只能大致看个轮廓,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那基本全靠瞎蒙。
2、古人用铜镜梳妆,铜镜真的能照出人吗南北朝的《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讲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卸甲归乡后,恢复女装对镜打扮的场景。说起镜子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我们女性,每天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看一看穿着打扮是否合适,爱美的小姑娘们化妆打扮更是离不开镜子。想必大家看过不少电视剧,剧中美人在镜前梳妆,模模糊糊的暗黄色铜镜里倒映出更模糊的人影,只能大致看个轮廓,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那基本全靠瞎蒙。
现代大家习以为常的玻璃镜于1835年由德国化学家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发明,1929年,英国人将工艺改进,成了我们如今常用的镜子。而在中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已有镜子的记载,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有一段为贵族女性在镜架前梳妆的场景,画中镜子为圆形,有高高的支架作为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