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造行书当十黄铜元红铜样币鉴赏直径28毫米,重量7.44克湖南省造行书当十黄铜元是湖南造币厂当十铜元中的大名誉品,名为黄铜元实为红铜质的样币。据目前已知是德国某造币模具厂代为制模试铸的样币,并未正式开铸,目前发现不过数枚而以,见戴晓波铜元收藏与鉴赏第61页1-202号此币正面为小珠圈,中心满文宝南用以记局,周边光绪元宝四字环绕用以纪年,珠圈外上缘书湖南省造四字用以记地,下缘书黄铜元三字用以记质,中间边缘左右书当十二字用以记值。

这种铜圆我收藏很多,大多普通的,价格几元一枚。价格510元之间。主要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这一时期各地造币均有光绪元宝字样。总厂造币在正面左右分列“户部”二字,各地均在正面上缘或左右分列省名及地名,以示区别。这一时期各厂局各尽所能,自行设计,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点的龙图、花式,是铜元品种最多、图案最丰富、版式最繁杂的时期【铜元收藏鉴别】近代铜元的发行流通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但其数量之浩繁、种类之庞杂、版别之众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而仅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如今铜元已成为钱币收藏的一大重要门类。但如何从数量如此巨大、种类如此繁多的铜元堆中挑选出较有收藏价值的品种,确实令大多数初涉铜元收藏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大感为难。现简要介绍几种最为简单易学的挑选方法,希望能对初集铜元的泉友们有所助益。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湖南,等省相继仿铸铜元。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
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另有当二十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湖北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故普通铜元价值不高,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