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窑与弟窑最大的区别就是,哥窑是开片瓷,即青瓷表面有像裂痕的纹路,这种片纹是因胎体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烧窑冷却时出现的,本是一种缺陷,却产生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而弟窑是不开片瓷,由此,有人据其外形之不同,言说哥窑因其碎纹而具有悲剧的美学特性,而弟窑因无碎纹是一种喜剧的美学意味。
龙泉青瓷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复杂,从瓷土的粉碎、筛选配料、淘洗过滤到成型修坯、装饰晾晒、上釉素烧、入窑装烧等需要二十多道工序。所以历代以来深得人们喜爱,特别是烧制出了一种紫口铁足、胎薄如纸、釉质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的品种。自元代以后,龙泉青瓷不断地得到改进和改善,现特将元、明、清三代的精品代表作分享如下:图1是元代青瓷小罐图2是明代高足青瓷杯图3为清代凤尾青瓷瓶。1、浙江龙泉青瓷的工艺特点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王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哥窑产品古朴端庄、古色古香。为此,哥窑、官窑、汝窑、定窑、钧窑同列为宋代五大名窑。
2、龙泉青瓷的特点龙泉青瓷的介绍1、龙泉青瓷的特点是玻璃质釉,釉层薄,釉色为绿色,比较清淡,灰白胎,质地较粗,胎体厚重,造型古拙,口沿很薄,弧度较大的部位很厚,底部和口沿的厚薄相差四至五倍,因为原料加工不细,没有羼入改进瓷土性能的物料,焙烧时容易变形,工匠在制作时就在承受压力最大的地方增大厚度,所以造型厚重。2、龙泉青瓷,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3、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生产青瓷著称,庞大古代窑址支撑起了著名的龙泉窑,据考证,青瓷的诞生始于汉代,瓷器质量以浙江的越窑为最好。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丽水地区陆续发掘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墓内出土的瓷器与越窑瓷器略有差别,被推测为龙泉窑早期的产品,龙泉青瓷源于五代越窑秘色瓷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进了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