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米芾与紫金砚米芾一生爱砚如命,仗着与皇帝关系不错,借为皇帝写屏风的机会,说,臣用过的东西皇帝岂能再用,便把御用砚台据为己有,这是他米颠雅号的来由之一。米芾小苏轼十四岁,两人相交二十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他曾请苏轼题跋自己收藏的谢安书法八月五日帖,作为感谢,他送给苏轼一方紫金砚,不料一个月后,苏轼染疾身亡,米芾不舍紫金砚作为陪葬,便苏东坡的儿子讨回了这方砚台。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此帖可谓米芾与苏轼交游的珍贵纪录。这方紫金砚是米芾的最爱,这从他的乡石帖的记载中可见一斑: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注:砚、研通假。后附:本人临紫金砚帖和乡石帖。
1、砚台古代又称为什么砚的别称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quot;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
2、砚台有什么用?用来研墨,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用来放毛笔。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现在它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别,下面控制砚原料不同分成大类,各大类下再按产地分成小类:1、澄泥砚宋代以后为四大名砚之一,借助于古代制作砖瓦陶器的工艺,把泥土经过澄滤,除掉粗渣沉淀后,加一些坚固剂,再制坯燃烧制成。其质地坚硬耐磨,呵气即湿,容易发墨,不损笔毫,不耗墨。有人工砚与天然砚之别。虢州澄泥砚,唐人推为第一。
3、砚台的拼音砚台拼音:yàntai注音:一ㄢˋㄊㄞ词性:名词结构:砚(左右结构)台(上下结构)砚台造句1、清宁暴怒,抄起炕几上的砚台狠狠的甩向了徐嬷嬷。2、南宋歙石海棠形算筹刷丝砚是方肖鸣最喜欢的砚台之一,歙石石材珍贵,砚面呈海棠形,立面弧线下收,底部内挖成海棠形足,3、这一天上午,我刚磨好一砚台的浓墨,放下墨棒,想休息一下。4、米芾有在收藏砚台,其中有一个紫金砚曾被苏东坡借,但是东坡因为也太喜欢了,所以就不还了,还跟儿子说要用这个砚来陪葬。